碘125粒子是一种低能量放射源,常用于肿瘤的近距离放射治疗。它属于密封性放射性粒子,能够通过持续释放辐射破坏癌细胞DNA,抑制肿瘤生长,适用于部分实体瘤的局部治疗。
碘125粒子由银棒吸附放射性同位素碘125构成,半衰期约59.4天,主要发射27-35keV的γ射线和特征X射线。其治疗原理是通过手术植入方式将粒子精准放置于肿瘤内部或周边,利用低剂量率辐射持续作用60天以上,使癌细胞失去增殖能力而正常组织受损较小。这种治疗方法常用于前列腺癌、肺癌、头颈部肿瘤等实体瘤,尤其适用于无法手术或需保留器官功能的患者。治疗过程通常在影像引导下完成,具有微创、靶向性强的特点。
使用碘125粒子需由放射肿瘤科专业团队操作,治疗前需通过TPS治疗计划系统精确计算粒子数量和布局。患者治疗后需遵循辐射防护指南,避免近距离接触孕妇和儿童1-2个月。可能出现局部水肿、疼痛等短期反应,通常2-3周自行缓解。建议治疗后每3个月复查影像学评估疗效,并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因少量游离碘可能影响甲状腺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