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黄粉作为一味传统中药材,一般具有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止痒以及抗炎消肿等功效与作用。其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中医外治和部分内服方剂中,但需严格遵循医嘱使用。
1、解毒杀虫
雄黄粉性温味辛,归肝、胃经,其毒性能够抑制多种寄生虫及微生物。古代常用于治疗疥疮、蛔虫病等寄生虫感染,通过外敷或配伍内服达到驱虫效果。现代研究发现其成分对部分皮肤真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2、燥湿祛痰
在中医理论中,雄黄能燥脾胃湿浊,化解痰涎壅滞。常用于治疗湿痰内盛导致的咳喘痰多,常与朱砂、胆南星等药材配伍使用,但内服需谨慎控制剂量。
3、截疟
传统中医将雄黄用于疟疾治疗,通过配伍常山、草果等药材制成丸散。其辛温之性被认为可祛除疟邪,但现代临床已较少应用此功效。
4、止痒
对于湿疹、疥癣等皮肤病引起的瘙痒,雄黄粉外用时可通过其燥湿解毒的特性缓解症状。常与苦参、黄柏等药材配伍制成膏剂,但破损皮肤禁用。
5、抗炎消肿
雄黄外敷对痈疽疔毒等化脓性感染具有消肿作用,其矿物成分能促进局部炎症吸收。古代多与明矾配伍使用,现代多用于蛇虫咬伤的应急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雄黄主要成分为硫化砷,长期或过量使用可能导致砷中毒。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规范使用,孕妇、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外用时避免接触黏膜部位,使用后应及时清洗双手。内服制剂现已较少应用,切勿自行配伍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