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凯华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

老年人中风了怎么办?

老年人中风后的治疗需根据中风类型及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方法,常见措施包括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控制基础疾病、手术治疗以及康复治疗等,需在医生指导下及时干预。

1、溶栓治疗

对于缺血性中风且发病时间在4.5小时内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阿替普酶等溶栓药物,通过溶解血栓恢复脑部血流,降低脑细胞损伤风险。需严格把握时间窗,并排除出血风险。

2、抗血小板治疗

针对非心源性缺血性中风,通常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扩大。需注意胃肠道反应及出血倾向监测。

3、控制基础疾病

急性期需使用马来酸氨氯地平片、胰岛素等药物调控血压、血糖至合理范围。长期管理中需维持血压小于140/90mmHg,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以下,减少血管损伤。

4、手术治疗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可考虑血管内取栓术,出血性中风则需行颅内血肿清除术或去骨瓣减压术。术后需密切监测颅内压及生命体征,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5、康复治疗

病情稳定后48小时即可开始康复训练,包括运动疗法改善肢体功能、吞咽训练防止呛咳、语言训练恢复交流能力。需根据患者耐受度制定个性化方案,持续6个月至1年。

老年人突发中风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避免随意搬动患者。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头颅CT、凝血功能等指标,康复阶段家属应协助患者坚持训练,注意预防跌倒和肺部感染。任何药物使用均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