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多壮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血液内科

如何改善贫血症状?

改善贫血症状的方法通常包括饮食调理、口服铁剂、静脉补铁、药物治疗以及输血治疗等,具体需根据贫血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饮食调理

缺铁性贫血患者可增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摄入,如动物肝脏、瘦肉、菠菜等,同时搭配维生素C含量高的柑橘类水果促进铁吸收。但饮食调整仅作为辅助手段,无法替代正规治疗。

2、口服铁剂

硫酸亚铁片、琥珀酸亚铁胶囊、右旋糖酐铁口服液等是常用补铁药物,需空腹服用以提高吸收率。治疗期间可能出现黑便、便秘等反应,通常用药2周后血红蛋白开始上升,疗程需持续3-6个月。

3、静脉补铁

适用于口服不耐受、吸收障碍或急需快速补铁的情况,常用蔗糖铁注射液、羧基麦芽糖铁等。需在医疗机构进行输注,可能引发过敏反应,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4、药物治疗

巨幼细胞性贫血需补充叶酸片、维生素B12片;肾性贫血可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能需泼尼松片等免疫抑制剂。需严格遵循医嘱使用。

5、输血治疗

急性大量失血或血红蛋白低于60g/L的重度贫血患者,需输注浓缩红细胞改善携氧能力。反复输血可能引发铁过载,需配合去铁胺等铁螯合剂治疗。

改善贫血需先明确病因,如消化道出血、月经过多等原发病需同步治疗。治疗期间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影响铁吸收的饮品,定期复查血常规和铁代谢指标。妊娠期、儿童等特殊人群用药需严格遵循剂量调整,出现心悸、晕厥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