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作为中药材,正确使用时安全性较高,但部分人群可能出现副作用。常见副作用包括过敏反应、肝肾负担加重、胃肠道不适等,特殊人群需谨慎使用。
1、过敏反应
杜仲含有多种天然成分,部分人群可能对其中的蛋白质或生物碱产生过敏反应。轻度过敏表现为皮肤瘙痒、红疹或局部肿胀,通常停药后可自行消退。严重过敏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等过敏性休克症状,需立即就医。
2、肝肾负担加重
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增加肝肾代谢负担。动物实验显示杜仲提取物超过临床推荐量50倍时,可能引起肝细胞轻度水肿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样变。建议连续用药不超过3个月,用药期间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3、胃肠道不适
生杜仲含有杜仲胶等成分,可能刺激消化道黏膜。常见表现为腹部隐痛、腹泻或恶心呕吐,多发生在空腹服用或单次剂量超过15g的情况下。建议饭后服用,并控制日用量在10g以内。
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孕妇使用可能影响激素水平,增加子宫收缩风险;哺乳期妇女可能通过乳汁影响婴幼儿;肝肾功能异常者可能加重代谢障碍。使用杜仲前应咨询中医师,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停药并就诊,避免自行配伍其他药物加重副作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