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飞鹏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骨科

断肢再植后如何进行护理

断肢再植后的护理需要密切观察血液循环、保持正确体位、预防感染、控制疼痛以及进行康复训练等,以促进再植肢体的存活和功能恢复。术后护理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再植失败或并发症。

1、观察血液循环

术后需持续监测再植肢体的颜色、温度、毛细血管充盈反应及肿胀程度。若发现皮肤苍白、青紫、皮温下降或毛细血管反应迟钝,可能提示血液循环障碍,需立即通知医生处理。医护人员通常每1-2小时评估一次,必要时使用多普勒超声监测血流情况。

2、保持正确体位

患肢需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用软枕支撑以减少肿胀。避免肢体受压或过度活动,防止血管受压或牵拉导致吻合口破裂。患者需绝对卧床1-2周,翻身时需由医护人员协助,确保再植部位不受扭转力影响。

3、预防感染

保持敷料清洁干燥,换药时严格无菌操作。术后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呋辛、阿莫西林等抗生素预防感染。若出现伤口渗液、红肿或发热症状,需立即进行细菌培养并调整抗感染方案。病室环境需每日消毒,控制探视人员数量。

4、疼痛管理

根据疼痛程度使用布洛芬、曲马多等镇痛药物,避免因疼痛引发血管痉挛。需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烦躁、出汗等交感神经兴奋表现,必要时采用神经阻滞或冬眠疗法。疼痛突然加剧可能提示血管危象,需紧急处理。

5、康复训练

术后3周开始被动关节活动,6周后逐步增加主动训练。早期进行肌肉等长收缩练习,配合红外线、超声波等物理治疗促进血液循环。康复过程中需定期评估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情况,使用矫形器预防关节挛缩。

护理期间需维持室温25-28℃避免血管痉挛,严格戒烟防止尼古丁导致血管收缩。患者应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促进组织修复,每日饮水量保持2000ml以上以维持有效循环血量。术后3个月内定期复查血管通畅度和骨愈合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干预。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