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军平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气管镜检查如何操作

气管镜检查一般包括术前准备、局部麻醉、插入内镜、观察取样等步骤,需由专业医生操作以确保安全。该检查主要用于观察气道结构和获取病变组织样本,协助诊断肺部疾病。

1、术前准备

检查前需禁食4~8小时,签署知情同意书。医生会评估患者心肺功能,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测。患者需取下假牙、首饰,穿着宽松衣物,配合医生调整仰卧位,连接心电监护设备。

2、麻醉处理

常用2%利多卡因喷雾进行咽喉部表面麻醉,鼻腔会使用麻黄碱收缩血管。对于耐受性差的患者,可能静脉注射镇静药物。儿童或特殊病例需全身麻醉,此时需配备麻醉师全程监测。

3、检查过程

医生经鼻或口腔插入直径约5mm的软式支气管镜,通过声门进入气管。镜体配有冷光源和摄像头,可实时显示左右主支气管及各段支气管黏膜状态,发现充血、肿物等异常时会记录病变位置。

4、取样操作

发现可疑病变时,通过活检钳夹取米粒大小的组织,或使用细胞刷刷取表面细胞。对于深部病灶,可能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注入生理盐水后回收液体送检。操作时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反射,需保持身体静止。

5、术后处理

检查后需禁食2小时防止误吸,密切观察咳血、气胸等并发症。部分患者会出现咽喉疼痛、声音嘶哑,通常1~2天自行缓解。病理标本将在3~5个工作日内出具报告。

检查后24小时内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若出现持续胸痛、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检查全程约15-30分钟,实际体验因人而异,患者应保持放松并配合医生指令调整呼吸节奏。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