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儿科

生长痛为何会感到疼痛

生长痛是儿童生长发育期常见的生理现象,其疼痛可能与肌肉疲劳、骨骼生长、代谢产物堆积以及心理因素等有关。若疼痛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排查病理性原因。

1、肌肉疲劳

儿童日常活动量较大,跑跳等运动容易导致下肢肌肉反复收缩。当肌肉处于持续紧张状态时,可能会引起乳酸等代谢产物堆积,刺激神经末梢产生酸痛感。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傍晚或夜间休息时,可通过热敷、按摩等方式缓解。

2、骨骼生长

在身高快速增长期,长骨两端的骺板软骨细胞分裂增殖,骨骼纵向生长速度可达每年5-7厘米。虽然目前研究尚未证实骨骼生长本身会直接引发疼痛,但快速生长过程中可能出现骨骼与肌肉、肌腱等软组织生长速度不匹配,导致牵拉性不适。

3、代谢产物堆积

剧烈运动后产生的乳酸、缓激肽等物质若未及时清除,可能刺激局部神经末梢。部分儿童可能存在轻度炎症反应,前列腺素等致痛因子释放会增强疼痛感知。这种情况通常具有间歇性特点,疼痛持续15-30分钟后可自行缓解。

4、心理因素

约20%的儿童在疼痛发作时伴随焦虑情绪,对疼痛的敏感度可能因此增强。有研究显示,父母的过度关注可能通过神经心理机制影响儿童对疼痛的主观感受,形成疼痛-焦虑的循环模式。

若疼痛部位出现红肿热痛、活动受限,或伴随发热、体重下降等情况,需警惕关节炎、骨肿瘤等疾病可能。建议家长记录疼痛发作时间、部位及伴随症状,及时带孩子至儿科或骨科就诊,通过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排除病理性因素。日常注意保证均衡营养,避免过度运动,可通过伸展运动增强肌肉柔韧性。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