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飞鹏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骨科

慢性骨髓炎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慢性骨髓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局部清创、物理治疗以及日常调理等,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方案。

1、药物治疗

慢性骨髓炎患者通常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例如头孢类、克林霉素、万古霉素等药物。用药前需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针对性选择敏感抗生素,避免长期滥用导致耐药性。

2、手术治疗

若感染范围较大或存在死骨、窦道,需手术清除坏死组织及死骨。对于骨缺损严重者,可能需行植骨术或骨搬运术促进修复,术后需联合抗生素治疗。

3、局部清创

开放伤口需定期消毒换药,清除脓液及坏死物质,必要时放置引流管。可采用碘伏、过氧化氢溶液冲洗,结合负压吸引技术加速创面愈合。

4、物理治疗

超短波、红外线等物理疗法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肿胀疼痛,促进炎症吸收。治疗期间需避免患肢过度负重,防止病理性骨折。

5、日常调理

患者需加强营养支持,适当补充蛋白质及维生素,戒烟限酒。注意患肢保暖,避免外伤,定期复查血常规及影像学评估疗效。

慢性骨髓炎易反复发作,建议尽早就诊骨科或感染科,规范治疗。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用药疗程,不可自行停药。若出现高热、患肢剧烈疼痛或活动障碍,需警惕病情加重,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