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纹通常是由于妊娠期间皮肤过度牵拉、激素水平变化以及遗传因素等引起的皮肤纤维断裂现象。其本质是皮肤真皮层中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因过度伸展而断裂,形成红色或紫红色条纹,后期逐渐转变为银白色。
1、皮肤过度牵拉
随着胎儿生长发育,孕妇腹部皮肤在短时间内快速扩张,当超过皮肤弹性纤维的承受范围时,真皮层会出现断裂。这种机械性牵拉作用在妊娠中晚期尤为明显,常见于腹部、大腿和乳房等部位。
2、激素水平变化
妊娠期肾上腺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增加,会抑制成纤维细胞活性,导致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合成减少。同时雌激素水平升高会促使皮肤含水量增加,使皮肤变薄、脆性增加,更易发生断裂。
3、遗传因素
个体皮肤弹性主要由遗传基因决定。若母亲怀孕时出现妊娠纹,其女儿妊娠期出现类似皮肤改变的概率可达70%以上。这与先天性的胶原蛋白结构异常或代谢能力较弱密切相关。
日常可通过合理控制孕期体重增长(建议每月增重不超过2公斤)、使用含维生素E或透明质酸的保湿产品增强皮肤弹性。若已形成明显纹路,可待哺乳期结束后咨询皮肤科医生,采用点阵激光或微针治疗改善外观。建议避免快速减重,以免加重皮肤松弛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