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指甲主要由真菌感染引起,常见原因包括足癣蔓延、外伤、免疫力低下、环境潮湿以及年龄增长等因素。甲板或甲床受到真菌侵袭后,可能导致指甲变色、增厚和变形,需及时治疗以防止病情加重。
1、真菌感染
灰指甲多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真菌感染引起。真菌通过甲板表面的微小裂隙侵入,在甲床角质层内大量繁殖并分解角蛋白,导致甲板结构破坏。患者可能出现甲板浑浊、增厚或分层,严重时甚至出现甲分离。
2、足癣蔓延
足部皮肤真菌感染未及时治疗时,病原体可能向邻近甲组织扩散。这种情况常见于长期未规范治疗足癣的患者,真菌通过皮肤与甲板交界处的甲小皮部位侵入,造成继发性甲真菌感染。
3、外伤因素
指甲受到挤压、碰撞或修剪过深时,容易形成开放性创面。这种机械损伤会破坏甲板的天然屏障功能,使真菌更易定植。运动员、体力劳动者等经常发生甲外伤的人群,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4、免疫力低下
糖尿病、HIV感染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其免疫防御功能减弱。机体难以有效清除入侵的真菌,导致感染容易发生且病程迁延,这类患者可能出现多个指甲同时受累的情况。
5、环境潮湿
长期穿不透气的鞋子或处于潮湿环境,会使局部皮肤pH值改变。温暖湿润的环境有利于真菌孢子萌发,特别是夏季或雨季,足部长时间闷热出汗会显著增加感染几率。
出现指甲颜色改变、质地变化等症状时,建议尽早就医进行真菌镜检或培养。日常应注意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避免与他人共用指甲修剪工具,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血糖控制。确诊后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抗真菌药物,不可擅自中断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