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干燥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比如环境干燥、过度清洁;也可能与湿疹、鱼鳞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有关,建议及时就诊查明病因。
1、生理性原因
长期处于干燥环境中或频繁使用碱性清洁产品,可能破坏皮肤表面的皮脂膜,导致角质层水分流失加快。此外,年龄增长、饮水量不足等因素也会降低皮肤的保湿能力,引发干燥、脱屑等症状。日常可通过涂抹保湿霜、减少洗澡频率等方式缓解。
2、湿疹
该疾病与免疫异常、过敏反应等因素相关,炎症刺激会导致皮肤屏障受损,出现干燥、红斑和脱屑。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他克莫司软膏等药物控制炎症,慢性期需长期配合尿素维E乳膏等保湿剂修复皮肤。
3、鱼鳞病
这是一种遗传性角化异常性皮肤病,患者皮肤呈现鱼鳞状干燥斑片。治疗需外用尿素软膏、维A酸乳膏等促进角质软化,严重者可口服阿维A胶囊改善角化过度,但妊娠期女性禁用此类药物。
4、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皮肤代谢减慢,出现全身性干燥、粗糙。确诊后需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同时联合凡士林、绵羊油等强效保湿剂外涂护理。
日常需保持环境湿度40%-60%,避免过度使用香皂或热水烫洗。若调整护理后干燥仍持续加重,或伴随乏力、体重增加等症状,建议尽早就医检查甲状腺功能、免疫指标等,明确病因后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