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飞鹏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骨科

置换人工关节有哪些弊端

置换人工关节可能存在感染、假体松动、活动受限、血栓形成以及需翻修手术等弊端。患者需严格遵循医生建议,降低相关风险。

1、感染

手术过程中或术后护理不当可能引发细菌感染,导致关节周围红肿、疼痛甚至化脓。感染多发生于术后早期,需长期使用抗生素或二次清创处理。免疫力低下或患有糖尿病者风险更高。

2、假体松动

5-10年后可能出现假体与骨骼结合不良,尤其骨质疏松患者易发生下沉或移位。过度负重、假体磨损颗粒引发的骨溶解是主要原因,表现为关节异响、疼痛加剧,需影像学评估松动程度。

3、活动受限

人工关节活动角度通常小于天然关节,下蹲、盘腿等动作可能受限。部分患者因假体设计或周围软组织瘢痕形成,导致步态异常,需通过康复训练改善关节活动度。

4、血栓形成

术后卧床易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表现为患肢肿胀、皮温升高。血栓脱落可能导致肺栓塞,术前需评估凝血功能,术后常规使用抗凝药物并尽早进行踝泵运动。

5、翻修手术

人工关节平均使用寿命约15-20年,年轻患者可能需多次翻修。随着骨量流失和手术瘢痕粘连,每次翻修手术难度递增,假体选择范围缩小,术后功能恢复效果递减。

建议选择经验丰富的骨科团队进行手术,术后严格遵循康复计划,避免剧烈运动和体重超标。定期复查X线片监测假体状态,出现异常疼痛或活动障碍时应及时就诊,通过超声或血液检查排查并发症。老年患者需加强钙质补充和防跌倒措施,延长假体使用寿命。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