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炎和哮喘在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及时就医明确诊断有助于针对性治疗。
1、病因与发病机制
支气管炎多由病毒、细菌感染或物理化学刺激引发,导致支气管黏膜急性或慢性炎症。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与遗传因素、过敏原暴露及免疫异常相关,存在气道高反应性特征。
2、临床表现
支气管炎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急性期可伴发热及脓痰,慢性患者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哮喘以反复发作性喘息、气促为主,夜间或凌晨加重,发作间期可无症状,常伴胸闷及刺激性干咳。
3、治疗方法
支气管炎急性期需抗感染治疗,常用阿莫西林胶囊、盐酸氨溴索口服液、右美沙芬片等药物。哮喘需长期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气雾剂)、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吸入剂),严重时联合白三烯调节剂(如孟鲁司特钠片)。
若出现持续性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建议尽早就诊呼吸内科,通过肺功能检测、过敏原筛查等检查明确诊断。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哮喘患者应随身携带应急吸入剂,并定期复查评估病情控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