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儿科

儿童常见心理现象有哪些

儿童常见的心理现象通常包括分离焦虑、陌生人焦虑以及逆反心理等,这些现象多与成长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关。家长需正确理解并耐心引导,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帮助。

1、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是儿童在6个月至3岁期间常见的心理现象,主要表现为与主要照顾者分开时出现哭闹、抗拒等情绪反应。这种现象源于儿童对安全感的强烈需求,属于认知发展过程中的正常表现。家长可通过短暂分离训练帮助孩子逐渐适应,例如从几分钟开始逐步延长分离时间,同时建立稳定的再见仪式增强安全感。

2、陌生人焦虑

8个月左右的婴幼儿常出现对陌生人的警惕反应,表现为躲避、哭闹或紧贴家长。这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标志,反映其已能区分熟悉与陌生面孔。家长应避免强迫孩子接触陌生人,可采取渐进式互动,如先通过玩具吸引注意,再让陌生人与孩子保持安全距离交流,帮助建立信任感。

3、逆反心理

2-4岁幼儿随着自我意识增强,常通过“不要”“我自己来”等语言行为表达独立性。这种反抗行为是儿童探索自主权的表现,家长需保持情绪稳定,给予有限选择权。例如在穿衣时提供两套衣服让孩子挑选,既满足其自主需求,又避免直接对抗。切忌过度压制,否则可能影响自信心发展。

家长需认识到这些心理现象是儿童成长的必经阶段,宜采取温和而坚定的教养方式。建议通过亲子阅读、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帮助孩子理解情绪,建立规律的作息增强安全感。若焦虑情绪持续超过半年或严重影响社交、学习功能,应及时咨询儿童心理科医师进行评估干预。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