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凯华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

如何实现深度睡眠

深度睡眠的实现通常需要调整生活习惯、改善睡眠环境、放松身心等。长期睡眠质量不佳或伴随其他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明确是否存在疾病因素。

1、调整睡眠环境

卧室应保持安静、黑暗及适宜温度,使用遮光窗帘减少光线干扰,选择软硬适中的床垫和透气性好的寝具。有研究显示18-22℃的室温最利于进入深度睡眠阶段,同时可尝试白噪音设备屏蔽环境杂音。

2、建立规律作息

每天固定起床和入睡时间,周末作息波动不超过1小时。避免白天长时间小睡,尤其下午3点后不宜超过30分钟。建议设置睡前1小时电子设备禁用期,减少蓝光对褪黑素分泌的抑制。

3、放松身心调节

睡前进行渐进式肌肉放松、正念冥想或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热水浴可通过体温升降促进睡意,水温控制在38-40℃效果最佳。避免夜间剧烈运动或刺激性娱乐活动。

4、饮食运动管理

晚餐避免高脂、辛辣食物,睡前3小时不宜进食。限制咖啡因摄入时间在上午10点前,每日不超过400mg。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但避免睡前3小时锻炼。可适量食用含色氨酸的牛奶、坚果等助眠食物。

5、心理压力调节

建立"担忧记事本"记录焦虑事项,设定固定时间处理。认知行为疗法中的睡眠限制法可提升睡眠效率,即只在真正困倦时上床。若20分钟无法入睡应离开床铺,待有睡意再返回。

建议通过睡眠日记记录每日入睡时间、觉醒次数和日间状态,连续监测2周可发现睡眠规律。若调整生活方式后仍存在入睡困难、早醒等情况,需到睡眠专科进行多导睡眠监测,排除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安腿综合征等器质性疾病。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