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积富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血液内科

纤维蛋白原高是怎么回事

纤维蛋白原升高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有关,也可能是感染性疾病、组织损伤、慢性疾病或恶性肿瘤等病理性原因导致,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

1、生理性原因

妊娠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变化及血容量增加,可能出现纤维蛋白原水平生理性升高,通常分娩后可逐渐恢复正常。此类情况一般无出血或血栓风险,无需特殊干预。

2、感染性疾病

细菌或病毒感染会刺激肝脏合成纤维蛋白原,导致其水平升高。例如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肺炎、流感病毒感染等,可能伴随发热、C反应蛋白升高等炎症表现。此时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奥司他韦胶囊等抗感染药物。

3、组织损伤

大面积烧伤、外科手术后等创伤状态下,机体通过增加凝血因子分泌促进创面修复。急性损伤期纤维蛋白原可达4-6g/L,需配合清创、缝合等处理,必要时输注血浆补充凝血因子。

4、慢性疾病

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等代谢性疾病可能引起持续性纤维蛋白原升高。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此时需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片等药物控制血糖,同时监测肾功能指标。

5、恶性肿瘤

部分肿瘤细胞可分泌炎性因子刺激纤维蛋白原合成,如肺癌、胃癌患者可能出现异常升高。这种情况需结合病理活检明确诊断,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紫杉醇注射液化疗等。

若检查发现纤维蛋白原持续高于4g/L,建议完善血常规、肿瘤标志物筛查及影像学检查。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影响检测结果,检测前需保持8小时以上空腹状态。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使用抗凝药物。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