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功能检查五项通常包括肺活量、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VC比值以及最大分钟通气量。这些项目主要用于评估肺部通气功能和呼吸系统健康状况。
1、肺活量
肺活量是指在最大吸气后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能够反映肺的储备容量。通过肺量计测量,数值下降可能提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常见于肺纤维化、胸廓畸形等疾病。
2、用力肺活量
受检者在最大吸气后用力快速呼出的气体量,是判断气道阻塞的重要指标。检测时要求爆发式呼气,数值异常可能提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支气管哮喘,需结合其他参数综合判断。
3、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
该指标指在用力呼气过程中第一秒内呼出的气体量,能直接反映大气道通畅程度。临床上常用于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严重程度,当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低于70%时需警惕。
4、FEV1/FVC比值
通过计算第一秒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可有效鉴别阻塞性和限制性通气障碍。该比值小于92%预计值时提示存在气流受限,是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键指标。
5、最大分钟通气量
测量受检者12秒内最大通气量乘以5得出的数值,反映呼吸肌力量和胸廓弹性。数值明显降低可能提示重症肌无力、严重胸膜粘连等疾病,也用于评估胸科手术耐受性。
进行肺功能检查前需避免剧烈运动、吸烟或饮用含咖啡因饮料。检查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配合呼吸动作,检查结果需由呼吸科医师结合临床表现综合解读。对于存在明显呼吸困难或近期胸部手术史的患者,检查前应提前告知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