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佳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消化科

下消化道出血有哪些症状

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症状包括便血、腹痛、贫血、排便习惯改变以及其他伴随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因出血部位和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1、便血

典型表现为鲜红色或暗红色血液附着于粪便表面,或与粪便混合。痔疮出血多为便后滴血,结肠炎症或肿瘤可能呈现黏液血便,肛裂出血常伴排便疼痛。若出血量较大,可能出现血块排出。

2、腹痛

多位于中下腹部,可能表现为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隐痛。肠道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常伴里急后重感,肠套叠可引起剧烈腹痛伴呕吐,缺血性肠病疼痛多突发且剧烈。

3、贫血

长期慢性失血会导致面色苍白、乏力、心悸等贫血症状。急性大出血时可能出现头晕、冷汗、心率加快等休克前兆,血红蛋白可在短期内明显下降。

4、排便习惯改变

可能伴随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肠道占位性病变可能导致进行性便秘或大便变细。部分患者会出现排便次数增多伴里急后重感,特别是直肠病变时症状更明显。

5、其他症状

肠道肿瘤可能伴有消瘦、腹部包块,炎症性肠病常见发热、关节疼痛等全身症状。儿童患者若出现果酱样大便需警惕肠套叠,老年人突发血便要排除血管畸形。

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通过肛门指检、结肠镜检查、粪便隐血试验等手段明确诊断。特别是40岁以上患者新发便血或伴有体重下降时,应尽早进行肠镜检查排除恶性病变。治疗期间需保持肛周清洁,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