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信群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普内科

银质针疗法利弊有哪些

银质针疗法是一种针对软组织疼痛的物理治疗方法,其优势包括缓解慢性疼痛、松解组织粘连等,但可能存在操作风险及局部反应等弊端。具体效果因人而异,需在医生评估后谨慎选择。

1、缓解慢性疼痛

银质针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在加热后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性物质代谢,从而减轻肌肉、筋膜等软组织引发的慢性疼痛。该方法常用于治疗腰肌劳损、肩周炎等疾病,对于病程较长的患者可能效果更明显。

2、松解组织粘连

针体刺入病变区域后,通过机械性分离作用可解除肌肉与筋膜之间的异常粘连。这种物理性松解能恢复软组织正常活动度,尤其适用于术后瘢痕粘连或慢性劳损导致的关节活动受限。

3、操作相对精准

较粗的针体直径使其在治疗时更容易触及深层病灶,配合现代影像引导技术,可准确定位到传统针灸难以到达的疼痛触发点。这种特性使其在治疗深部组织病变时具有一定优势。

4、避免开放性手术

对于部分软组织疾病患者,该疗法可作为手术替代方案。通过微创方式改善症状,能减少全麻风险及术后恢复时间,尤其适合身体状况不宜接受大型手术的中老年患者。

1、操作风险较高

针体较粗可能增加血管神经损伤风险,操作不当可能导致局部血肿或神经麻痹。需由经验丰富的医师在严格消毒环境下实施,不建议在非医疗机构进行。

2、局部反应明显

治疗后常见针刺部位肿胀、淤青,可能持续3-5天。部分敏感体质者可能出现低热、乏力等全身反应,通常1-2天内自行缓解。

3、存在禁忌症

凝血功能障碍、皮肤感染或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宜使用。糖尿病患者末梢感觉迟钝者需谨慎,避免烫伤风险。

4、疗效个体差异大

对于急性损伤或神经源性疼痛效果有限,且需多次治疗才能维持效果。约30%患者反映疗效持续时间较短,可能需要配合其他疗法综合治疗。

选择银质针疗法前应完善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治疗期间需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保持针孔清洁。建议在疼痛科或康复科医师指导下,结合理疗、药物等综合方案进行治疗,定期评估疗效并及时调整方案。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