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大多数病例属于散发性,仅少数与遗传因素明确相关。如果家族中存在多位亲属患病或发病年龄较早,可能与遗传性基因突变有关。
遗传性肠癌主要由特定基因突变引起。例如林奇综合征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遗传性疾病,患者携带的基因缺陷会显著增加结直肠癌发病风险。这类患者通常发病年龄较轻,且可能同时伴发其他器官肿瘤,常需要通过基因检测明确诊断。
散发性肠癌占所有病例的70%-80%,主要与环境因素有关。长期高脂低纤维饮食、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会持续刺激肠道黏膜。慢性肠道炎症、腺瘤性息肉等癌前病变若未及时干预,经过5-10年可能发生恶变。这类肠癌的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后。
建议有肠癌家族史的人群从40岁开始定期进行肠镜检查,间隔时间根据初筛结果确定。日常应注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每天保持30分钟以上运动,避免加工肉类摄入。若出现持续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应及时到消化科就诊,通过肠镜、肿瘤标志物等检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