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的过敏原较多,常见的包括食物、吸入物、接触物等多种类型。日常生活中较易接触的过敏原主要有牛奶、鸡蛋、尘螨、花粉、动物皮屑、金属镍、洗涤剂以及合成纤维等,具体过敏情况因人而异。
1、牛奶
牛奶中的乳清蛋白和酪蛋白可能作为异体蛋白诱发免疫反应,部分患者饮用后会出现皮肤红斑、瘙痒加重等湿疹症状。
2、鸡蛋
蛋清中的卵白蛋白和卵类黏蛋白可能导致过敏,患者食用后可能引起皮肤炎性渗出、糜烂等表现。
3、尘螨
尘螨排泄物中的Derp1蛋白可刺激皮肤免疫系统,导致局部组胺释放,引发丘疹、水疱等皮损。
4、花粉
春季花粉中的脂质转移蛋白等成分易通过呼吸道或皮肤接触诱发过敏反应,加重湿疹的瘙痒和红肿。
5、动物皮屑
猫、狗等宠物的皮屑含有Feld1、Canf1等致敏蛋白,接触后可能引起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导致湿疹反复发作。
6、金属镍
项链、耳环等金属制品中的镍离子会与皮肤角蛋白结合形成复合抗原,引发接触性皮炎和湿疹样改变。
7、洗涤剂
碱性洗涤剂可能破坏皮肤表面酸性保护膜,使角质层脱水干燥,皮肤屏障受损后更易受外界刺激诱发湿疹。
8、合成纤维
化纤衣物透气性差且易摩擦皮肤,残留的染料或化学添加剂可能刺激皮肤,诱发局部红斑和瘙痒。
若湿疹反复发作或症状加重,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斑贴试验、血清IgE检测等过敏原筛查。日常生活中可通过穿纯棉衣物、使用温和洗护产品、保持环境清洁等方式减少过敏原接触,具体防护措施需结合个人检测结果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