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腺瘤(子宫腺肌瘤)与子宫肌瘤是两种不同的子宫疾病,主要区别在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不同。子宫肌瘤由平滑肌细胞增生形成,而子宫腺肌瘤是子宫内膜组织侵入子宫肌层所致。
1、发病机制不同
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与雌激素水平相关;子宫腺肌瘤属于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引起,常伴随炎症反应和肌层纤维化。
2、症状表现不同
子宫肌瘤常见症状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下腹包块等,部分患者无症状;子宫腺肌瘤典型症状为逐渐加重的痛经、性交痛及经期延长,疼痛多位于下腹正中。
3、影像学特征不同
超声检查中子宫肌瘤多呈边界清晰的圆形低回声团块,周围可见假包膜;子宫腺肌瘤则表现为子宫肌层弥漫性增厚,病灶边界模糊,可能伴有散在小囊腔。
4、治疗方法差异
子宫肌瘤可根据症状选择米非司酮、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或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腺肌瘤多采用地诺孕素、左炔诺孕酮宫内系统等药物治疗,重症患者可能需要子宫切除术。
5、病理特征不同
子宫肌瘤切面呈漩涡状结构,镜下可见梭形平滑肌细胞;子宫腺肌瘤可见子宫肌层中存在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周围肌细胞肥大增生。
建议出现异常子宫出血、痛经等症状时,及时进行妇科超声或磁共振检查。两种疾病的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年龄、生育需求及病情程度,在妇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