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初期尿频一般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也可能与某些疾病因素有关。通常是由于子宫增大、激素水平变化等生理性原因所致,若伴随其他症状则需警惕病理情况。
孕早期子宫逐渐增大可能对膀胱产生压迫,导致储尿空间减少,从而引发排尿次数增多。这种压迫性尿频在平躺时可能有所缓解。此外,孕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会促进盆腔充血,肾脏血流量增加使得尿液生成量较孕前增加约30%,进一步加重尿频症状。
部分孕妇可能因免疫力下降发生尿路感染,典型表现为尿频伴排尿灼痛、尿液浑浊或血尿,严重者可能出现腰腹部疼痛。妊娠期糖尿病也可能导致渗透性利尿,但多发生于孕中晚期,常伴有多饮多食症状。
建议孕妇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ml,避免刻意减少液体摄入。排尿时可采取前倾姿势帮助排空膀胱,夜间减少利尿饮品摄入。若出现尿痛、发热或尿色异常,应及时进行尿常规和尿培养检查,确诊感染后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克肟片、阿莫西林胶囊等孕期相对安全的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