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佳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消化科

急性肠炎症状有哪些

急性肠炎的症状可能包括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以及脱水等,常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或饮食不当等因素引发。若出现上述症状且持续加重,建议及时就医诊治。

1、腹痛

急性肠炎患者常出现阵发性或持续性腹部绞痛,疼痛部位多位于脐周或下腹部。肠道受病原体刺激后发生炎症反应,导致肠道蠕动异常和痉挛,从而引发疼痛。腹痛发作时可尝试局部热敷缓解症状,必要时需遵医嘱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等解痉药物。

2、腹泻

患者每日排便次数可达3-10次,粪便多呈稀水样或黏液便。病原体产生的毒素会刺激肠黏膜分泌大量液体,同时肠道吸收功能下降,导致排泄物含水量增加。治疗时可根据病情使用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并配合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

3、恶心呕吐

炎症反应刺激胃肠道神经反射,导致胃部肌肉异常收缩。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胃部灼热感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喷射状呕吐。可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等促胃动力药,同时需保持少量多次饮水。

4、发热

细菌性肠炎患者体温常升高至38-39℃,病毒性感染则以低热多见。体温超过38.5℃时建议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退热,同时配合物理降温。若高热持续超过3天,需警惕继发感染可能。

5、脱水

频繁呕吐腹泻会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表现为口干、尿量减少、皮肤弹性下降等。轻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盐纠正,出现意识模糊或四肢厥冷等重度脱水症状时,需立即静脉补液治疗。

日常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变质食物。发病期间建议选择米汤、面条等易消化食物,暂停摄入乳制品和高纤维食物。若出现血便、持续高热或严重脱水症状,应及时前往消化内科就诊并进行血常规、粪便培养等检查。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