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多壮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血液内科

如何检查白血病

白血病通常通过血常规检查、骨髓穿刺、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检查以及分子生物学检查等方法进行诊断。这些检查手段有助于明确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1、血常规检查

这是最基础的筛查手段,通过抽取静脉血分析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的数量和形态。白血病患者常出现白细胞异常增高或降低,同时伴有贫血和血小板减少。部分病例血涂片中可见未成熟细胞,称为“幼稚细胞”,提示骨髓造血功能异常。

2、骨髓穿刺检查

作为确诊白血病的金标准,需在髂骨或胸骨部位穿刺获取骨髓样本。通过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能准确判断原始细胞比例是否超过20%的急性白血病诊断阈值,同时观察各系细胞的成熟度和分化情况。

3、免疫分型检查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可区分淋巴细胞性和髓系白血病。通过CD34、CD13、CD33等标记物的组合表达模式,能精准判定急性髓系白血病M0-M7亚型或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T细胞型。

4、细胞遗传学检查

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克隆性异常,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Ph染色体(t9;22),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t(15;17)易位等。这些染色体畸变不仅具有诊断价值,还可指导靶向药物选择。

5、分子生物学检查

采用PCR或二代测序技术检测基因突变,如FLT3-ITD、NPM1、CEBPA等基因变异。这些分子标志物对预后评估和微小残留病灶监测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形态学难以区分的病例。

怀疑白血病时应尽早就诊血液专科,医生会根据临床表现和初步检查结果制定个体化检测方案。所有侵入性检查需在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前后应注意保持穿刺部位清洁,避免剧烈运动。确诊后应及时进行危险度分层,规范开展系统治疗。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