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时尿道酸感可能是尿路感染、尿道结石、尿道损伤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日常应注意保持局部卫生,避免憋尿或过度劳累。
1、尿路感染
细菌感染尿道或膀胱黏膜可能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尿道酸胀、灼热感,并伴有尿频、尿急等症状。确诊后一般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胶囊、三金片等药物治疗,同时需多饮水促进排尿。
2、尿道结石
尿道内存在结石时,排尿过程中结石移动可能刺激尿道黏膜,引起酸胀感或刺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肉眼血尿。对于较小结石可服用排石颗粒、肾石通颗粒等药物促进排出,较大结石需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处理。
3、尿道损伤
尿道受到机械性摩擦(如导尿操作)或化学性刺激(如洗剂过敏)时,黏膜受损可能出现排尿时酸涩感,常伴有局部红肿。此时需避免外力刺激,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预防感染,配合布洛芬片缓解疼痛。
若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发热、血尿等情况,应及时进行尿常规、泌尿系超声等检查。日常应穿着透气棉质内衣,避免长时间骑行或久坐,性生活前后注意清洁。治疗期间需严格按医生建议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更换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