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平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科

哪些中药能祛湿

祛湿的中药一般包括茯苓、白术、薏苡仁等,这些药物在中医理论中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但需遵医嘱使用。湿气重可能与脾胃虚弱、环境潮湿等因素有关,用药需结合具体体质和病情。

1、茯苓

茯苓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作用。中医认为其可通过促进尿液生成帮助排出体内湿气,常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常与白术、桂枝等配伍使用。

2、白术

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主要功效为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它通过增强脾胃运化功能改善湿气滞留,适用于脾虚湿盛引起的腹胀、便溏,常与茯苓、党参等药物搭配。

3、薏苡仁

薏苡仁性凉,归脾、胃、肺经,具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的功效。其药性缓和,既能清热排脓,又可渗湿止泻,适合湿热体质者,可煮粥或与赤小豆、芡实等同用。

日常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生冷油腻食物,适量运动促进排汗。若长期存在头重、肢体困倦等湿气重表现,建议到中医科就诊,通过脉诊、舌诊辨证后制定个体化调理方案,切勿自行长期服药。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