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文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急诊科

除颤应该在哪些部位进行

除颤的正确部位通常包括前侧位、前后位以及针对儿童的特殊位置,具体需根据患者年龄和体型选择。正确放置电极片是确保除颤效果的关键步骤,操作时需严格遵循指南要求。

1、前侧位

这是最常用的电极放置位置。一个电极板应放置在右锁骨中线第二肋间下方,即右锁骨下方胸骨右缘处。另一个电极板需放置在左腋前线第五肋间,即左乳头外侧与腋窝中线交界区域。两电极板间距应大于10厘米,确保电流有效穿过心脏。此位置适用于大多数成年患者,操作时需确保电极片与皮肤充分接触。

2、前后位

将前电极放置于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后电极置于左肩胛下角区。该位置适用于胸廓畸形、装有起搏器或存在大量胸毛等情况的患者。对于肥胖或桶状胸患者,前后位可提供更有效的心肌电流路径。操作时需注意后电极应避开脊柱位置,避免电流传导受阻。

3、儿童特殊位

婴幼儿应使用儿科专用电极片,将电极分别置于胸骨右缘和左腋中线乳头外侧。对于体重小于10kg的婴儿,可采用前后位放置,前电极置于胸骨中段,后电极放在背部肩胛间区。8岁以上儿童可使用成人电极片,但需确保电极片不重叠且完全贴合胸壁。

进行除颤操作时,需先暴露患者胸部并擦干皮肤,移除所有金属物品。电极片应避开植入式医疗设备部位至少8厘米。对于胸毛浓密者需快速剃除,潮湿皮肤需擦干。除颤后应立即恢复胸外按压,并持续监测心电情况。建议定期参加急救培训,熟练掌握不同场景下的电极放置技巧,在专业医疗人员到达前持续实施规范急救措施。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