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龙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下壁心肌缺血是怎么回事

下壁心肌缺血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痉挛或心肌耗氧量增加等原因引起的,需结合具体病情分析。该症状通常表现为胸痛、心悸、乏力等,严重时可能引发心肌梗死。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心脏下壁供血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血流减少。长期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因素会加速斑块进展,患者可能出现活动后胸痛。一般需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改善血流。

2、血管痉挛

冠状动脉暂时性痉挛收缩会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寒冷刺激、情绪激动或吸烟可能诱发痉挛。这种情况引起的胸痛多呈阵发性,可伴随冷汗。临床常用硝酸甘油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扩张血管药物缓解症状。

3、心肌耗氧量增加

剧烈运动、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情况下,心肌需氧量超过供氧能力,可能诱发相对性缺血。这类患者需控制运动强度,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调节代谢药物。

若出现持续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建议立即进行心电图、冠脉造影等检查。日常需注意低盐低脂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定期监测血压和血脂水平。具体治疗方案需由心血管专科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制定,患者不可自行调整用药。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