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时刮痧可能有一定退烧效果,但需根据发烧原因和个体情况判断。刮痧作为中医外治法,主要适用于外感风热或暑湿引起的发热,而细菌感染等其他原因导致的发热效果有限。
1、外感风热
对于外感风邪引起的发热,刮拭大椎、曲池等穴位可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通过发散风热起到辅助退热作用。但体温超过38.5℃时建议配合物理降温。
2、细菌或病毒感染
此类感染性发热多伴有炎症反应,单纯刮痧难以消除病原体。如化脓性扁桃体炎引起的发热,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连花清瘟胶囊等药物治疗。
3、中暑发热
暑热壅滞导致的体温升高,在后背膀胱经刮痧可能帮助散热。但需注意环境通风,同时补充电解质溶液,避免过度刮拭造成皮肤损伤。
若持续高热不退或伴有意识改变等症状,应及时到急诊科就诊。婴幼儿、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及皮肤破损者不宜刮痧,治疗期间应注意补充水分,保持室内适宜温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