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信群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普内科

保肝药物有哪些分类

保肝药物通常可分为抗炎保肝药、解毒保肝药、利胆保肝药、促进肝细胞再生药以及中成药等类型。不同类型的药物作用机制有所区别,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1、抗炎保肝药

这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炎症反应保护肝细胞,如复方甘草酸苷、甘草酸二铵等。它们能减轻肝脏炎症损伤,常用于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等疾病的辅助治疗。部分药物还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2、解毒保肝药

代表性药物包括谷胱甘肽、N-乙酰半胱氨酸等。其作用原理是通过中和毒性代谢产物,增强肝脏解毒功能,适用于重金属中毒、酒精性肝病等情况。这类药物能促进有毒物质的排出,降低氧化应激对肝细胞的损伤。

3、利胆保肝药

如熊去氧胆酸、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等,通过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改善胆汁淤积。对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胆囊炎等疾病引发的肝功能异常具有缓解作用,同时能降低胆固醇在胆汁中的沉积。

4、促进肝细胞再生药

多烯磷脂酰胆碱、促肝细胞生长素等属于此类。它们通过修复受损的肝细胞膜结构,激活肝细胞再生能力,常用于肝硬化、肝衰竭等严重肝病的治疗,可辅助改善肝脏合成功能。

5、中成药

护肝片、茵栀黄颗粒等中药制剂具有疏肝理气、清热解毒的功效。在慢性肝病调理中常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但需注意辨证施治,避免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使用保肝药物前应明确具体肝损伤类型及病因,避免盲目用药。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同时注意戒酒、控制饮食、避免肝毒性物质接触。若出现乏力、黄疸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