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生后需要做的检查通常包括阿普加评分、体格检查、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筛查以及疫苗接种等。这些检查有助于评估健康状况并预防疾病。
1、阿普加评分
在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和5分钟进行,通过评估心率、呼吸、肌张力、皮肤颜色及反应等指标,判断其是否存在窒息风险。评分范围0~10分,8分以上为正常,低于7分需密切观察或采取急救措施。
2、体格检查
医生会测量身长、体重、头围等数据,检查皮肤、五官、心肺、四肢及生殖器官发育情况。例如排查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髋关节脱位等异常,评估神经反射是否正常。
3、新生儿疾病筛查
出生72小时后采集足跟血,检测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等遗传代谢病。部分医院还会增加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筛查项目。
4、听力筛查
通过耳声发射或自动听性脑干反应检测,评估新生儿听力功能。若初筛未通过,需在42天内复查,确认是否存在先天性耳聋,以便早期干预。
5、疫苗接种
出生24小时内需接种首剂乙肝疫苗,部分地区和医院会同时接种卡介苗,用于预防乙型肝炎和结核病。接种后需观察局部反应和体温变化。
建议家长积极配合医院完成检查,出院后注意观察新生儿喂养、睡眠及黄疸情况,按医嘱完成满月体检和后续疫苗接种。若筛查结果异常,需及时复查并接受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