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平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科

针灸治疗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针灸治疗时需要注意选择正规机构、提前告知医生身体状况、注意术后护理、警惕不良反应以及了解禁忌症等事项,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具体注意事项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调整,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1、选择正规机构

针灸治疗应前往具备医疗资质的正规医院或诊所,由持有执业资格的针灸师操作。非正规场所可能存在消毒不严、操作不当等问题,容易导致感染或神经损伤。正规机构会使用一次性针具,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治疗环境也符合卫生标准。

2、告知医生身体状况

治疗前需如实告知医生既往病史、过敏史、正在服用的药物及特殊生理状态。例如患有血液疾病、安装心脏起搏器、处于妊娠期等情况,可能影响针刺部位和手法的选择。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血糖控制情况,防止出现低血糖反应。

3、术后护理

治疗后24小时内保持针孔处清洁干燥,避免游泳、盆浴或剧烈运动。部分人会出现局部酸胀、轻微淤血,通常1-3天可自行消退。若进行艾灸、拔罐等联合治疗,需注意皮肤保护,出现水疱应及时消毒处理。

4、警惕不良反应

针灸后若出现持续头晕、恶心、心慌等晕针反应,应立即平卧并通知医生。少数敏感体质者可能发生滞针、弯针等异常情况,此时切忌自行拔针或改变体位,应由专业人员处理。治疗过程中有任何不适都应及时反馈。

5、了解禁忌症

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皮肤大面积感染或溃疡、恶性肿瘤局部禁止针灸。过度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时暂缓治疗。孕妇腰骶部、腹部及合谷等特定穴位需慎用,月经量多者经期应避免针刺。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