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炎流脓需要根据感染程度进行针对性处理,常见方法包括清洁消毒、外用药物、口服抗生素、切开引流以及日常护理等。若感染持续加重或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应及时就医。
1、清洁消毒
使用生理盐水或碘伏对患处进行冲洗,能够清除表面脓液和细菌,减少炎症扩散风险。每日清洁2~3次,保持创面干燥,避免污染。
2、外用药物
遵医嘱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可抑制局部细菌繁殖。若伴有红肿热痛,可联合使用鱼石脂软膏促进炎症消退。
3、口服抗生素
对于深部感染或伴有淋巴结肿大的情况,通常需口服头孢克肟片、阿莫西林胶囊等广谱抗生素,疗程一般5~7天,需完整服用避免耐药。
4、切开引流
已形成明显脓肿时,需由医生进行无菌切开排脓,清除坏死组织后放置引流条。术后需定期换药,必要时进行脓液培养指导用药。
5、日常护理
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挤压或抓挠。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糖,免疫力低下者应加强营养支持,促进创面愈合。
处理期间需观察创面变化,若出现发热、疼痛加剧或红肿扩散等情况,应立即到普外科就诊。避免自行使用偏方处理,特别是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用药前需经专业医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