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筋膜炎是筋膜组织发生的急性炎症反应,通常由局部过度使用、外伤或感染等因素引发。该病起病较急,可能伴随明显疼痛和活动受限,需及时干预以避免病情进展。
急性筋膜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当筋膜受到反复牵拉或急性损伤时,局部可能出现微小撕裂,引发无菌性炎症反应。部分病例与病原微生物感染相关,细菌可通过皮肤破损处侵入筋膜层。某些免疫系统异常或代谢性疾病患者,筋膜组织的炎症反应阈值可能降低。典型症状包括突发性局部疼痛、皮肤温度升高、触摸痛性硬结等,严重者可出现皮肤红肿和功能障碍。
确诊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可显示筋膜层增厚和水肿,血液检查可发现炎症指标升高。治疗方面,急性期应严格休息并局部冷敷,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或洛索洛芬钠片等非甾体抗炎药。对于感染性病例需使用抗生素,形成脓肿者需切开引流。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劳逸结合,运动前做好热身准备,避免突然增加运动强度。从事重复性动作的工作者建议佩戴护具,保持正确姿势。若出现持续48小时以上的局部肿痛,或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应及时到骨科就诊。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擅自进行热敷或按摩,以防加重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