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飞鹏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骨科

腱鞘炎如何缓解疼痛

腱鞘炎患者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局部封闭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疼痛。具体方法需结合病情严重程度选择,若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

1、休息制动

腱鞘炎多由局部过度劳损导致,患者需减少手部活动,避免频繁屈伸手指或手腕。必要时可使用护具固定患处,限制关节活动,减轻肌腱与腱鞘的摩擦,从而缓解疼痛和肿胀。

2、物理治疗

急性期疼痛明显时,可局部冰敷10-15分钟缓解炎症。慢性期建议用40℃左右热毛巾外敷,每日2-3次,促进血液循环。配合按摩、超声波等理疗方式,能松解粘连组织,改善关节活动度。

3、药物治疗

疼痛剧烈时可遵医嘱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等非甾体抗炎药。局部涂抹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等外用药物,能直接抑制局部无菌性炎症反应。

4、局部封闭治疗

对于反复发作的患者,可在无菌操作下注射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等药物。该疗法能快速消除腱鞘水肿,但每年注射不宜超过3次,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5、手术治疗

若出现肌腱卡压、弹响指或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行腱鞘切开减压术。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2周内避免患处负重,配合手指屈伸功能锻炼防止肌腱粘连。

日常应注意保持正确的手部姿势,避免长时间重复单一动作。工作中可佩戴压力手套分散肌腱受力,每小时休息5-10分钟并做手指伸展运动。若出现晨僵、关节弹响等症状超过2周,建议及时到骨科就诊评估病情。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