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呼吸道主要包括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以及肺泡等部位,主要承担气体传导和交换的功能。这些结构共同协作,确保氧气顺利进入肺部并完成二氧化碳的排出。
1、气管
气管是连接喉部与支气管的管道,由C形软骨环支撑保持通畅。其内壁覆盖纤毛和黏液,可过滤吸入空气中的颗粒物,并通过咳嗽反射清除异物,防止病原体进入深部气道。
2、支气管
气管在胸骨角水平分叉为左、右主支气管,分别进入左右肺。支气管壁逐渐变薄,分支为次级支气管和三级支气管,其平滑肌可调节气道直径,哮喘发作时可能出现痉挛性狭窄。
3、细支气管
支气管继续分支形成直径小于1毫米的细支气管,末端连接肺泡管。此处纤毛减少,主要依赖巨噬细胞清除微生物,慢性炎症可能导致管壁增厚,影响通气功能。
4、肺泡
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基本单位,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表面覆盖肺表面活性物质。其周围包裹毛细血管网,氧气通过弥散进入血液,二氧化碳反向排出,完成呼吸作用。
建议避免吸烟、接触粉尘或化学刺激物,流感季节佩戴口罩可减少感染风险。若出现持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需及时就诊评估气道功能,遵医嘱进行肺功能检查或影像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