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骨治疗通常具有缓解疼痛、恢复关节功能、避免手术创伤等优势,但也存在操作风险、适应症限制及复发风险等弊端。需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治疗方案,并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1、缓解疼痛
正骨通过手法复位可快速减轻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等引起的神经压迫性疼痛。例如调整错位的关节后,局部肌肉痉挛得到缓解,疼痛随之减轻。但若操作者经验不足,可能因力度不当引发软组织挫伤。
2、恢复关节功能
针对关节错位或小关节紊乱患者,正确的手法矫正能有效恢复关节正常活动范围。如肩关节脱位复位后可立即改善上肢运动功能。需要注意的是,严重骨折、骨质疏松或关节感染者禁止进行正骨,强行操作可能导致骨折移位或感染扩散。
3、避免手术创伤
对于闭合性骨折或单纯性脱臼,早期规范的正骨治疗可使骨端良好对位,避免开放手术带来的创伤。但部分复杂病例仍需手术内固定,盲目选择保守治疗可能延误病情。部分患者治疗后可能出现习惯性脱位,需配合支具固定和功能锻炼。
建议选择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正骨治疗,治疗前需完善X线或MRI检查明确诊断。治疗后应注意局部制动休息,避免过早负重,定期复查评估恢复情况。若出现异常疼痛或活动障碍加重,应立即停止治疗并就医排查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