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六项检查通常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以及载脂蛋白B。这些指标能综合反映人体血脂代谢状况,帮助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
1、总胆固醇
总胆固醇是血液中所有胆固醇的总和,包括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等成分。其数值过高可能提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健康人群的理想水平应低于5.2mmol/L。
2、甘油三酯
甘油三酯主要反映体内中性脂肪含量,与饮食摄入关联密切。该指标异常升高可能增加急性胰腺炎发病概率,长期偏高还会影响血管内皮功能。检测前需保持空腹12小时以保证准确性。
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被称为“好胆固醇”,具有逆向转运胆固醇的作用,能将外周组织多余胆固醇运回肝脏代谢。该指标数值越高,通常对心血管保护作用越明显,低于1.0mmol/L时需要警惕。
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俗称“坏胆固醇”,负责将胆固醇运送至外周组织。当其水平超过3.4mmol/L时,容易在血管壁沉积形成斑块,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控制目标值因人而异。
5、载脂蛋白A1
作为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结构蛋白,其浓度变化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呈正相关。载脂蛋白A1具有激活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的作用,参与胆固醇逆转运过程。
6、载脂蛋白B
主要存在于低密度脂蛋白颗粒表面,能反映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总体水平。该指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具有协同作用,对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价值较高。
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血脂检测,检查前3天应保持正常饮食,避免饮酒和剧烈运动。若发现指标异常,应及时到心血管专科就诊,医生会根据整体情况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