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可能引发血栓形成、心力衰竭、脑卒中、晕厥以及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等并发症,需积极干预以降低风险。
1、血栓形成
心房颤动时心房收缩功能减弱,血液易在心房内淤滞形成血栓,尤其左心耳部位是高发区域。血栓脱落可能随血液循环堵塞血管,引发器官缺血。
2、心力衰竭
长期心房颤动导致心脏泵血效率下降,心脏负荷加重。持续的高心率状态使心肌耗氧量增加,逐渐发展为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
3、脑卒中
约20%-30%的脑卒中与房颤相关,脱落的左心房血栓通过颈动脉进入脑部血管,造成脑动脉栓塞。此类卒中往往具有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
4、晕厥
房颤合并快心室率时,心输出量骤减可能导致脑供血不足。尤其在体位改变或运动状态下,易出现短暂意识丧失,存在意外受伤风险。
5、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持续心室率超过120次/分钟超过总心搏15%时,可能引起心脏扩大和心肌重构。及时控制心率可部分逆转心脏结构改变。
出现房颤症状应及时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规范使用抗凝药物。患者需定期监测INR值(抗凝指标),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控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