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流黄鼻涕时,通常可以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解热镇痛药或抗生素等药物缓解症状,但需根据具体病因选择合适药物。若为细菌感染所致,可能需配合抗菌治疗;若为普通感冒或过敏因素引起,则以对症处理为主。
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能抑制组胺释放,减轻鼻腔黏膜充血和分泌物增多。这类药物适用于过敏性鼻炎或感冒合并过敏因素引起的流黄鼻涕,但可能引起嗜睡等副作用,用药期间应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可缓解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同时有助于减轻鼻腔黏膜肿胀,但需注意避免超量使用导致肝肾功能损伤。
若黄鼻涕持续超过10天或伴随发热、面部疼痛等症状,可能提示细菌性鼻窦炎,此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等。中成药如连花清瘟胶囊、感冒清热颗粒等具有疏风解表作用,可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但需辨证使用,避免与西药重复用药。
用药期间建议保持充足水分摄入,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有助于稀释分泌物。若用药3天后症状未改善或出现呼吸急促、持续高热等情况,应及时就诊调整治疗方案。避免自行联合使用多种复方感冒药,防止相同成分过量引发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