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平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科

穴位贴敷治疗作用是什么

穴位贴敷作为中医外治法的一种,一般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节脏腑功能、散寒除湿、增强免疫力等功效和作用。其通过药物渗透和穴位刺激发挥治疗效果,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

1、疏通经络

药物通过贴敷特定穴位直接作用于经络,可促进局部气血运行。例如贴敷足三里穴时,药效可沿胃经传导,改善脾胃功能异常引起的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

2、调和气血

选用活血化瘀类中药贴敷关元、气海等穴位,能改善气血瘀滞状态。临床观察显示,此法对痛经、关节疼痛等气血不畅型病症有效率可达75%以上。

3、调节脏腑功能

根据脏腑辨证选取背俞穴贴敷,如肺俞穴贴敷止咳化痰药物,可通过经络传导调节肺脏宣发肃降功能,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肺功能指标有显著改善作用。

4、散寒除湿

采用温经散寒类药物贴敷神阙、命门等穴位,能促进阳气升发。研究数据显示,此类贴敷可使局部皮肤温度提升2-3℃,有效缓解寒湿腰痛患者的疼痛指数。

5、增强免疫力

持续贴敷足三里、关元等保健穴位,能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临床试验表明,连续贴敷3个月可使免疫球蛋白IgG水平提升约15%,但具体效果存在个体差异。

使用穴位贴敷时需注意皮肤耐受性,每次贴敷时间不宜超过6小时。孕妇腹部穴位、皮肤破损处禁用,贴敷后出现红疹、瘙痒等反应应立即停用。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选穴用药,配合内服药物可增强疗效。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