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志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血液内科

血象异常是怎么回事

血象异常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有关,也可能由感染、贫血、血液系统疾病等病理性原因引起。出现血象异常时建议及时就诊,明确具体原因后进行针对性处理。

1、感染

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可能导致白细胞计数升高或降低。例如细菌感染常引起中性粒细胞增多,而病毒感染可能导致淋巴细胞比例上升。患者可能伴有发热、乏力等症状,一般需要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片、阿莫西林胶囊、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等抗感染药物治疗。

2、贫血

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会导致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下降。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等症状,可通过铁剂(如琥珀酸亚铁片)、维生素B12制剂(如甲钴胺片)以及富铁食物进行补充,同时需排查消化道出血等潜在病因。

3、血液系统疾病

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疾病可引起全血细胞异常。这类疾病常伴随出血倾向、反复感染等症状,需通过骨髓穿刺等检查确诊,治疗可能涉及化疗药物(如注射用阿糖胞苷)、靶向治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干预措施。

血象异常涉及的原因复杂多样,建议在发现指标异常时完善外周血涂片、铁代谢、骨髓细胞学等检查。日常应注意避免擅自服用影响造血功能的药物,保持均衡饮食,定期复查血常规监测指标变化。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