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平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科

中医切脉诊断是什么脉象

中医切脉诊断的常见脉象主要包括浮脉、沉脉、数脉、迟脉以及滑脉等。这些脉象通过手指触感的不同特征,反映人体气血阴阳的变化,辅助判断疾病性质。

1、浮脉

浮脉的特点是脉搏在浅表部位较为明显,轻按即可触及,重按反而减弱。这种脉象多提示外感表证,如风寒或风热侵袭体表时常见。患者可能伴随发热、头痛等表证症状。

2、沉脉

沉脉需用力按压至肌肉深层才能感知,轻按时脉搏不明显。此类脉象通常与内伤里证相关,例如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瘀滞或寒邪内侵,患者可能出现腹痛、便秘等内在病症表现。

3、数脉

数脉指脉搏频率加快,每分钟超过90次。其形成多与体内热盛相关,如外感发热、实热证或阴虚火旺等状态。患者常有心悸、口干等伴随症状,需结合舌象及其他体征综合判断。

4、迟脉

迟脉表现为脉搏缓慢,每分钟少于60次。此类脉象多见于寒证或阳虚体质,如脾胃虚寒、心阳不足等情况,患者可能出现畏寒、四肢不温、乏力等寒象特征。

5、滑脉

滑脉触感流畅圆滑,如同滚珠在盘中滑动。除妊娠期生理性滑脉外,痰湿内蕴、食滞胃肠或实热证也可能出现此脉象。例如咳嗽痰多或消化不良时,滑脉常伴随舌苔厚腻等体征。

中医脉诊需结合望、闻、问诊进行综合辨证,单一脉象不能作为独立诊断依据。不同体质、病程阶段可能影响脉象表现,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辨证施治,避免自行解读误判病情。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