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错位可通过手法复位、固定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手术修复等方式处理,具体方法需由医生根据损伤程度决定。若出现此类损伤,应避免自行复位并及时就医。
1、手法复位
急性期需由专业医生在镇静或麻醉状态下进行关节复位操作。医生会根据错位方向调整髌骨或胫骨位置,恢复关节正常对位。操作前需通过X线明确关节结构,避免盲目复位加重损伤。
2、固定治疗
复位成功后需用支具或石膏固定膝关节4-6周。固定期间需保持患肢制动,避免过早负重导致二次错位。需定期复查X线确认关节稳定性,根据愈合情况逐步调整固定强度。
3、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者可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若伴随软组织肿胀,可短期使用七叶皂苷钠片改善局部循环。用药期间需注意胃肠反应等副作用。
4、物理治疗
拆除固定后需进行渐进式康复训练,包括直腿抬高、关节活动度练习等。建议在康复师指导下使用超声波、低频电刺激等手段促进韧带修复,恢复关节稳定性。
5、手术修复
严重韧带断裂或合并骨折时,需行关节镜手术重建交叉韧带或修复半月板。术后需结合持续被动运动器械进行功能锻炼,通常术后3个月可逐步恢复日常活动。
发生膝盖错位后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冰敷患处,使用夹板临时固定后尽快就诊。复位后3个月内避免跑跳等剧烈运动,定期进行肌力训练可降低复发风险。若复位后仍存在关节卡压感或异常声响,需警惕关节内游离体可能,应及时复诊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