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道冲洗是眼科常用的一种诊疗手段,主要用于检查或治疗泪道阻塞、泪囊炎等疾病。其操作过程需要由专业医生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具体步骤可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术前准备
患者通常取坐位或仰卧位,医生会使用生理盐水或抗生素滴眼液清洁结膜囊,减少感染风险。同时核对患者信息及患眼位置,确保操作准确。
2、局部麻醉
将丁卡因等表面麻醉剂滴入患眼结膜囊,3-5分钟后待麻醉起效。此过程可减轻探针进入泪道时的不适感,但儿童或敏感患者可能需要辅助固定。
3、探针插入
用泪点扩张器扩大下泪点后,将钝头冲洗针垂直插入泪小管约2mm,再转为水平方向朝鼻侧推进。推进时需注意阻力变化,若遇明显阻塞需停止操作。
4、冲洗操作
针筒连接装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缓慢推注冲洗液。医生会观察液体是否从鼻腔或咽部流出,以此判断泪道通畅性。若液体反流或出现脓性分泌物,提示存在阻塞或感染。
5、术后处理
冲洗后需用抗生素滴眼液预防感染,并告知患者2小时内避免揉眼。若出现眼睑肿胀或疼痛加剧,需及时复诊排查并发症。
该操作属于侵入性治疗,需严格遵循无菌原则。自行冲洗可能造成泪小管撕裂或感染扩散,建议患者在出现溢泪、眼部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时,及时至眼科门诊接受规范化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