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肛肠科

内痔疮治疗用什么药?

内痔的治疗药物通常包括外用膏剂、栓剂、口服药物以及中药等类型,需根据症状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常见药物有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太宁栓、地奥司明片等,部分患者可能需结合中药或辅助药物治疗。

1、外用膏剂

这类药物可直接涂抹于肛门患处,具有消肿止痛、止血的作用。例如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含有冰片等成分能缓解灼热感,肛泰软膏通过地榆炭等成分促进创面修复。使用时需清洁局部后薄涂,避免接触黏膜。

2、栓剂类药物

栓剂通过直肠给药能更直接作用于内痔部位。太宁栓(复方角菜酸酯栓)形成的保护膜可减少摩擦,普济痔疮栓中的熊胆粉具有清热凉血功效。使用时建议在排便后纳入肛门2cm处,保持卧位15分钟。

3、口服药物

地奥司明片通过增强静脉张力改善痔静脉淤血,草木犀流浸液片含香豆素成分可减轻组织水肿。伴有便秘者可短期服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软化大便,但需注意不宜长期依赖泻药。

4、中药制剂

槐角丸具有清肠疏风功效,适用于便血明显者。痔炎消颗粒通过火麻仁等成分润肠通便,需注意与西药间隔1小时服用。外用中药坐浴可使用五倍子、苦参等煎剂,水温控制在40℃为宜。

5、辅助治疗药物

对于急性血栓形成,可能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止痛。合并感染时可配合红霉素软膏等抗生素,但需严格遵循疗程,避免自行延长用药时间。

患者日常应保持肛门清洁,每日温水坐浴2次,每次10-15分钟。饮食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建议每日饮水2000ml以上。若用药后出现肛门瘙痒加重或出血量增大,应立即停用并就诊。妊娠期患者需避免使用含麝香成分药物,儿童用药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