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骨科

骨折后能否饮酒?

骨折后一般不建议饮酒,尤其在恢复初期,可能影响愈合进程或增加并发症风险。若进入恢复后期,可酌情少量饮酒,但需谨慎。

1、影响骨骼愈合

酒精可能抑制成骨细胞活性,延缓骨痂形成。长期饮酒者体内钙、磷代谢易紊乱,导致骨密度下降,骨折线消失时间可能延长2-4周。临床观察发现,酗酒患者二次手术率较常人高出30%左右。

2、增加感染风险

酒精会削弱白细胞吞噬功能,骨折部位血供本身较差,术后饮酒患者切口感染率可达8%-15%,比未饮酒者高3-5倍。开放性骨折患者风险尤为显著。

3、药物相互作用

服用阿仑膦酸钠等抗骨质疏松药物时,酒精会降低药物生物利用度。与对乙酰氨基酚类止痛药同服可能加重肝脏代谢负担,严重时可致转氨酶升高至正常值3倍以上。

4、再损伤风险

醉酒状态易导致平衡能力下降,统计显示饮酒后跌倒致二次骨折发生率约12.7%,特别是髋部、桡骨远端等部位。

骨折愈合期间应严格禁酒,特别是术后3个月内。如需社交饮酒,建议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15g(约350ml啤酒)。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生长情况,若出现红肿热痛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诊。保持均衡饮食,每日补充1000-1200mg钙质和800IU维生素D更利于康复。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