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治疗方法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通常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牵引治疗、手术治疗及日常调理等,具体需遵医嘱。
1、药物治疗
对于疼痛、炎症明显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若存在肌肉痉挛,可联合乙哌立松片等肌松药。部分患者还可辅以甲钴胺片等营养神经药物。
2、物理治疗
超短波、超声波等理疗手段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组织水肿。急性期过后,热敷、红外线照射等可缓解肌肉紧张,配合推拿手法调整颈椎小关节紊乱,但需由专业医师操作。
3、牵引治疗
适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通过机械牵引增大椎间隙,减轻神经根压迫。需根据颈椎曲度调整牵引角度,每次20-30分钟,治疗过程中出现头晕、恶心等需立即停止。
4、手术治疗
当出现严重脊髓压迫导致行走不稳、大小便功能障碍时,需行椎管减压术或椎间盘置换术。开放性手术存在感染风险,微创术式术后恢复较快,具体术式需结合影像学检查判断。
5、日常调理
保持正确坐姿,避免长期低头使用电子设备,每40分钟活动颈部。睡眠时枕头高度以8-15厘米为宜,推荐进行游泳、颈椎操等锻炼,增强颈后肌群力量。
建议患者尽早就医完善X线、MRI检查明确分型,急性发作期需颈托制动。治疗期间注意颈部保暖,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评估治疗效果。任何治疗方案均需在骨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切忌自行盲目用药或推拿。